磐石无转移
Imperfect Understanding

2013-01-01旧文

C.S.Lewis说了很多很有道理的话,比方他说知识最容易让人自命清高。我很赞同这一点,我大概就是个极不谦虚的人,现在可能稍微好一点,或者以前更差一点。

我似乎还是那么一个内心狭隘的小姑娘,有时候还被当成女流氓。我怎么会是女流氓呢,真奇怪。又那么几天我还以为爱情是人的全部,后来发现,爱情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。我说真的。故事里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,在《茵梦湖》里,“伊丽莎白,”他说,“我们的青春就在那边青山的后面。如今它在什么地方呢?”

我又不是少年维特,我不会拿我的命去爱一个人。虽然我自己总是喜欢各种各样的爱情的故事,对于只写婚姻,爱情的男人却是不屑一顾,总觉得格局太低。

不知道谁说的《海的女儿》是一部浓缩的《安娜.卡列尼娜》,认为安徒生把很多道理小时候就讲给我们听了。我想了很久,依旧不能认为这是对的。我小时候看过的故事,都没有教会我道理,我们在没有经历前都是不成熟的。故事能让我专注,让我又更多的想象,让我觉得它们很美。这就够了。

能提醒我日子在一天天过的,都是些琐碎的东西。香皂,牙膏用完了,该换了,原来我还在打理我自己的生活,我怎么成了王琦瑶了呢。

我看到了一段话,大概是《莫扎特之魂》中写的吧:

莫扎特晚年的交响乐的形成公式:

普遍世界经验——>普遍世界痛苦

这经验的核心是世界痛苦”,莫扎特的普遍世界音乐只能打动那些拥有世界痛苦的人。

音乐的感染力因人而异。

最能感染,使他悲伤的是这种人:年少失去父母,兄弟别离,妻离子散,忧戚满胸者:

其次就是去国怀乡者;

再次是那些被抛弃,沦落穷巷,无处申诉者;

还有那些先贵后贱,先富后贫者也能被琴声打动;

只有那些心中无忧无虑者才会对琴声无动于衷。

我看了这段话很开心,一下子就坦然了。我不就是那最后一种吗,听不懂就随它去吧。世界上烦恼真是有无数种,人能承担无数的烦恼,痛苦可不行。我是当真没有经历过真正会觉得痛苦的事情,所以还不至于矫情到如此这般的自怨自艾。

说起痛苦,有时候人会因为自己后天的一事无成而痛苦,这种痛苦倒是好的,它大概也意味着一种觉醒吧。

我以为是这样子的。

对了,如果“田田桑阔”真的有国风的感觉,我也真认了。


By Fang 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