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济录(选)
师晚参①示众云:“有时夺人不夺境,有时夺境不夺人,有时人境俱夺,有时人境俱不夺②。”
时有僧问:“如何是夺人不夺境?”
师云:“煦日发生铺地锦,璎孩垂发白如丝。”
僧云:“如何是夺境不夺人?”
师云:“王令已行天下遍,将军塞外绝烟尘。”
僧云:“如何是人境两俱夺?”
师云:“并汾绝信,独处一方。”
僧云:“如何是人境俱不夺?”
师云:“王登宝殿,野老讴歌。”
师乃云:“今时学佛法者,且要求真正见解。若得真正见解,生死不染,去住自由,不要求殊胜③,殊胜自至。”
①晚参:‘朝参’之对称。指晚间之住持开示法要、参禅或念诵。《敕修百丈清规》“晚参”条载:“凡集众开示皆谓之参。古人匡徒,使之朝夕咨扣,无时而不激扬此道,故每晚必参,则在晡时。”
②有时夺人不夺境,有时夺境不夺人,有时人境俱夺,有时人境俱不夺:此为临济禅师所施设之四料简,即能够应机应时,与夺随宜,杀活自在地教导学人之四种规则。夺人不夺境,即夺主观而仅存客观,于万法之外不承认自己,以破除对人、我见之执着。夺境不夺人,即夺客观而仅存主观,以世界映现在一己心中,破除以法为实有之观点。人境俱夺,即否定主、客观之见,兼破我执与法执。人境俱不夺,即肯定主、客观各各之存在。
③殊胜:事之超绝而稀有者,称为殊胜。
“道流,秖如自古先德,皆有出人底路①。如山僧指示人处,秖要尔不受人惑,要用便用,更莫迟疑。如今学者不得,病在甚处?病在不自信处。尔若自信不及,即便忙忙地徇一切境转,被他万境回换,不得自由。尔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,便与祖佛不别。尔欲得识祖佛么?秖尔面前听法底是。学人信不及,便向外驰求。设求得者,皆是文字胜相,终不得他活祖意。莫错,诸禅德。此时不遇,万劫千生轮回三界。徇好境掇去,驴牛肚里生。”
“道流,约山僧见处,与释迦不别。今日多般用处,欠少什么?六道神光②,未曾间歇。若能如是见得,秖是一生无事人③。”
①出人底路:即出身之路,出身活路。
②六道神光:指六根之上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之作用。《五灯会元》卷一“初祖菩提达磨大师”中有类似记载:“王(异见王)怒而问曰:‘何者是佛?’提(波罗提)曰:‘见性是佛。’王曰:‘师见性否?’提曰:‘我见佛性。’王曰:‘性在何处?’提曰:‘性在作用。’王曰:‘是何作用?我今不见。’提曰:‘今现作用,王自不见。’王曰:‘于我有否?’提曰:‘王若作用,无有不是。王若不用,体亦难见。’王曰:‘若当用时,几处出现?’提曰:‘若出现时,当有其八。’王曰:‘其八出现,当为我说。’波罗提即说偈曰:‘在胎为身,处世为人。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。在鼻辨香,在口谈论。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。遍现俱该沙界,收摄在一微尘。识者知是佛性,不识唤作精魂。’”
③无事人:即清净无为的无位真人。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中载:“但销熔表里情尽,都无依执,是无事人。……百种多知,不如无求最第一也,道人是无事人,实无许多般心,亦无道理可说,无事散去。”
“大德,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①。此不是尔久停住处。无常杀鬼②,一刹那间,不拣贵贱老少。尔要与祖佛不别,但莫外求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,是尔屋里法身佛③;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,是尔屋里报身佛④;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,是尔屋里化身佛⑤。此三种身,是尔即今目前听法底人。秖为不向外驰求,有此功用。据经论家,取三种身为极则。约山僧见处不然。此三种身是名言,亦是三种依。古人云:身依义立,土据体论。法性身⑥,法性土⑦,明知是光影。”
①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:语出《法华经.譬喻品》: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常有生老,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炽然不息。”
②无常杀鬼:即指无常犹如杀人之幽鬼。《摩诃止观》卷七上中载:“无常杀鬼,不择豪贤。”
③法身佛:法性之体名法身,法性有觉知之德,故名佛。
④报身佛:又作报佛、报身、受法乐佛。即酬报因位无量愿行之报果,为万德圆满之佛身。亦即菩萨初发心修习,至十地之行满足,酬报此等愿行之果身,称为报身。
⑤化身佛:乃佛为利益地前凡夫等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。
⑥法性身: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,有无量无边之相好庄严,以无量之光明,无量之音声,度十方无量之法身菩萨,谓之法性身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九中载:“佛有二种身:一者法性身,二者父母生身。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,无量无边,色像端正,相好庄严,无量光明,无量音声,听法众亦满虚空。”
⑦法性土: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。《大乘义章》卷十九中载:“法性土者,土之本性,诸义同体,虚融无碍,犹如帝网,亦如虚空,无碍不动,无所有等,同体义分,地经所说真实义相,即其义也。一切世界本性恒尔,而诸众生妄想覆心,自累成隔,无碍法中,见为定碍,有处定有,无处定无,染处定染,净处定净,地处定地,水处定水,如是一切,后息妄想。彼土实性,显成我用,名法性土。”
“大德,尔且识取弄光影底人是诸佛之本源①,一切处是道流归舍处。是尔四大色身,不解说法听法;脾胃肝胆,不解说法听法;虚空,不解说法听法。是什么解说法听法?是尔目前历历底,勿一个形段孤明,是这个解说法听法。若如是见得,便与祖佛不别。但一切时中更莫间断,触目皆是。秖为情生智隔,想变体殊②,所以轮回三界,受种种苦。若约山僧见处,无不甚深,无不解脱。”
①诸佛之本源:即自性。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顿渐品》中载:“一日,师告众曰:‘吾有一物,无头无尾,无名无字,无背无面,诸人还识否?’神会出曰:‘是诸佛之本源,神会之佛性。’师曰:‘向汝道无名无字,汝便唤作本源佛性。汝向去有把茆盖头,也只成个知解宗徒。’”
②想变体殊:《祖庭事苑》卷五中载:“想变体殊:想当作相,形相也,所以对情智也,想变甚无谓。华严疏主云:‘众生包性德而为体,依智海以为源。但相变体殊,情生智隔。’”
“道流,心法①无形,通贯十方。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嗅香,在口谈论,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。本是一精明②,分为六和合③。一心既无,随处解脱。山僧与么说,意在什么处?秖为道流一切驰求心不能歇,上他古人闲机境④。”
①心法:与教法相对应,以心传心之法。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中载:“所以祖师云:‘付此心法时,法法何曾法。’……十方诸佛出世,秖共说一心法。……所以达摩从西天来,唯传一心法。”
②精明:指自性清净心中本具之绝妙明澄。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中载:“此本源清净心,常自圆明遍照,世人不悟,只认见闻觉知为心,为见闻觉知所覆,所以不睹精明本体。”
③六和合:指六根与六尘相合。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中载:“所言同是一精明,分为六和合。一精明者,一心也;六和合者,六根也。此六根各与尘合,眼与色合,耳与声合,鼻与香合,舌与味合,身与触合,意与法合,中间生六识,为十八界。若了十八界无所有,束六和合为一精明。一精明者,即心也。学道人皆知此,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,遂被法缚,不契本心。”
④闲机境:机谓属于内而恸于心者。境谓属于外而显于形者。机境指三藏经典、公案语录等接引学人的方便手段。闲机境即嘲骂禅僧拘泥于悟道轨则之贬讽语。《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》第三则:“一机一境,一言一句,且图有个入处,好肉上剜疮,成窠成窟,大用现前,不存轨则。” 盖凡涉及言句者,即欲暂使学者有个入处,仅为诱导上之方便。然若大用现前,则不必拘泥于此规则。
“道流,取山僧见处,坐断报化佛头①。十地②满心,犹如客作儿③。等妙二觉④,担枷锁汉。罗汉辟支,犹如厕秽。菩提涅槃,如系驴橛⑤。何以如此?秖为道流不达三祇劫空,所以有此障碍。若是真正道人,终不如是。但能随缘消旧业⑥,任运著衣裳,要行即行,要坐即坐,无一念心希求佛果。缘何如此?古人云:若欲作业⑦求佛,佛是生死大兆。”
①坐断报化佛头:禅林用语。即由坐禅之力以断迷,用以形容坐破差别相,彻底达于平等一如之境地。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中载:“(庆善普能禅师)上堂:‘事不获已,与诸人葛藤。……若也是非齐泯,善恶都忘。坐断报化佛头,截却圣凡途路。到这里方有少许相应。’”
②十地:华严宗将菩萨的修行分为五十二个阶段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。十地为第四十一至第五十阶。
③客作儿:佣工的鄙称。《法华经.信解品》中称之为“客作贱人”:“尔时穷子,虽欣此遇,犹故自谓客作贱人。由是之故,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。”
④等妙二觉:即等觉和妙觉。华严宗将菩萨的修行分为五十二个阶段,等觉为第五十一阶,妙觉为第五十二阶。
⑤系驴橛:即指路边系缚驴之木棒。禅家转喻学人虽领得一句一棒之玄机,然若执着于一语一句,则反受其拘束系缚,欠缺活用之机法。
⑥随缘消旧业:语出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》:“随缘消旧业,更莫造新殃。”
⑦作业:指起心造作。《景德传灯录》卷第二十九中载:“若欲作业求佛,业是生死大兆。”
“大德,时光可惜。秖拟旁家波波地学禅学道,认名认句,求佛求祖,求善知识意度。莫错,道流,尔秖有一个父母①,更求何物?尔自返照②看。古人云:演若达多③失却头,求心歇处即无事。大德,且要平常,莫作模样。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,便即见神见鬼,指东划西,好晴好雨。如是之流,尽须抵债,向阎老前吞热铁丸有日。好人家男女,被这一般野狐精魅所著,便即捏怪。瞎屡生,索饭钱有日在。”
①父母:诸佛之父母,即自性、本来面目、主人公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三十四中载:“般若波罗蜜,是诸佛母。父母之中,母功最重,是故佛以般若为母,般舟三昧为父。三昧能摄持乱心,令智慧得成,而不能观诸法实相;般若波罗蜜,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,无事不达,无事不成,功德大故,名之为母。”
②返照: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。《信心铭》中载:“。须臾返照,胜却前空。”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.行由品》中载:“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。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”
③演若达多: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卷四中载:“汝岂不闻 ,室罗城中,演若达多?忽于晨朝,以镜照面,爱镜中头,眉目可见。瞋责己头,不见面目,以为魑魅,无状狂走。” 此以自己之本头譬真性,镜中之头譬妄相。喜见镜中之头有眉目,比喻妄取幻境为真性而坚执不舍;嗔责己头不见眉目,则比喻迷背真性。
Edited by Fang Wang